全国客户服务热线:

0515-83859598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全国咨询热线0515-83859598

江苏云马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经济开发区鹏程路

联系人:吴先生  13912523288

              罗先生 13801412596

电 话:+86-515-83859598

网 址:www.jsyunma.com

邮 箱:jhmwyd@163.com


技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交流

2ZGK-6型油菜毯状苗联合移栽机研发推广

作者:江苏云马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点击:1176  发布日期:2023年05月09日
信息摘要:
针对稻茬田土壤黏重、秸秆还田等艰难的田间条件,而且缺乏有效的耕整地设备,移栽前耕整地难以达到要求,严重影响栽植质量的问题,2018年以来,研发了集成耕整地和移栽功能于一体的2ZGK-6型全自动移栽联合作业机,实现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复杂土壤墒情条件下移栽,移栽质量、效率均有大幅度提高。

  一、油菜移栽机推广应用情况

  (1)联合移栽机研发成功并实现批量生产销售

  针对稻茬田土壤黏重、秸秆还田等艰难的田间条件,而且缺乏有效的耕整地设备,移栽前耕整地难以达到要求,严重影响栽植质量的问题,2018年以来,研发了集成耕整地和移栽功能于一体的2ZGK-6型全自动移栽联合作业机,实现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复杂土壤墒情条件下移栽,移栽质量、效率均有大幅度提高。样机已通过性能检测。2020年11月在苏州召开观摩会,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在会议讲话中说:“日本作为发达 在小型农机上是 水平,花钱买我们的技术就充分说明我们的技术 ”。扬州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讲话中说“现场看到这项技术有两个重大突破:一是油菜毯状苗育苗技术,二是机械高效移栽技术”。与会专家、领导均给与高度肯定,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

  2021年油菜毯状苗联合移栽技术在江苏云马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实施转化,通过对科研样机的优化改进,创制了2ZGK-6型联合移栽机并批量生产销售,销往江西、江苏、湖南、四川、安徽、广东等地区推广应用。 

1.jpg

图为2ZGK-6型联合移栽机及作业效果

  (2)育苗技术已成熟,形成规范化和本地化。

  油菜毯状苗育苗技术经过10年的研发和改进,现已比较成熟,形成育苗技术的标准化,并通过各地的试验、改进和创新,形成了技术的本地化,农民根据育苗技术规范操作可以培育出符合移栽机械要求的毯状苗。

2.jpg

图为油菜毯状苗场地育苗

   二、现有油菜移栽机技术可行性分析

  1、油菜产业现状与问题

  油菜是我国最主要油料作物,提供了50%以上的国产食用油,并具有菜用、饲用、蜜用、花用和肥用等多元化利用独特优势。常年种植约1亿亩,90%集中在长江流域稻油轮作区。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和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双季晚稻和一季稻收获期普遍推迟,且逐年加剧,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水稻收获期分别由原来9月底之前和10月20号之前推迟到10月上旬和11月上中旬,甚至有12月份收获水稻,导致油菜种植已严重错过了 播种期,勉强播种产量很低(比正常产量下降30%以上),大多选择弃种撂荒,致使出现大量冬闲田。据统计,全国可以发展油菜的冬闲田高达6400万亩以上。通过创新育苗移栽方式、技术和装备,发展冬闲田油菜,对于大幅度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技术创新

  发展冬闲田油菜的主要障碍是稻油轮作茬口矛盾、油菜生育期不足而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的问题,而育苗移栽技术弥补生育期30天以上,在目前所有相关技术(耐迟播品种、以密补迟、(水稻)收前飞播等)中增产、稳产效果最突出。

  传统人工育苗移栽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已无法为继。现有的国内外移栽机都不能满足稻茬田油菜高效移栽要求,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田间条件不适应,栽不了。现有的国内外移栽机包括澳大利亚、意大利等 代表 水平的全自动移栽机,均是在旱地并经过耕整地达到土壤疏松细碎的程度,然后开沟或挖穴移栽,依靠的土壤回流实现立苗,完全不能适应稻茬田黏重土壤和秸秆还田的田间条件,无法立苗;二是效率低,栽的慢。现有的链夹式、导苗管式、柔性圆盘式等半自动移栽机,栽植频率在35-45株/分,远不能满足油菜10000株/亩以上的高密度移栽的需要。

  针对重大产业需求,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扬州大学联合科研团队,自2010年开始,经过10多年的攻关,破解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高含水率土壤条件下高效、高质移栽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复杂土壤墒情条件下油菜高密度、高效率、高质量的移栽。主要技术创新如下:

  (1)首创油菜毯状苗育苗技术。

改变苗床低密度育苗和人工裸根苗移栽的传统育苗移栽方式,首创了防徒长、促齐苗、助成毯、提素质的油菜毯状苗高密度规格化的育苗技术,在 上 培育出密度高、素质好、盘根成毯适合机械切块栽插的油菜毯状苗,育苗密度比传统的田间撒播育苗(100株/平方米)提高30倍,达到3000株/平方米,苗龄30-45天,便于移栽机切块移栽,可以场地摆盘育苗,也可以田间摆盘育苗。

  (2)首创切块取苗+对缝插栽的移栽新原理。

突破现有挖穴和开沟移栽方式,提出油菜毯状苗切块取苗、对缝栽插的移栽新原理,创新设计了差速双控式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插机构,实现低速取苗、快速运移、按压入土、提前推秧、高速回程的高速、准确、平稳栽植运动。栽插机构携带苗块栽插进入栽植缝内,依靠苗块与栽植缝的挤合而立苗,摆脱了移栽立苗对土壤流动性的依赖,从而提高移栽机对黏重土壤的适应性和栽植效率。

  (3)创制耕整地移栽联合作业机(联合移栽机)。

针对秸秆还田量大、土壤黏重的稻后田耕整地碎土难、碎秸埋茬难、开沟做箱难,严重制约移栽质量和效率的问题,创新了整体反旋碎秸埋茬、中分侧抛、清沟筑壁、土秸错时错位着床、平畦切缝的苗床制备技术、栽植穴距自动匹配技术技术和单元仿形与接地压力自适应的栽深控制技术,创制了2ZGK-6型联合移栽机并于2021年批量投产,一次完成旋耕灭茬、埋秸、开沟、作畦、切缝、切块取苗、对缝插栽、切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实现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复杂土壤墒情条件下油菜高密度、高效率、高质量的移栽。

  3、技术优势

  (1)移栽效率高。机械化切块取苗对缝插栽方式,移栽频率达到300株/行.分,是 移栽频率 ,整机作业效率每小时6-8亩,是人工移栽的60-80倍,是现有链夹式移栽机的13倍。

  (2)适应性强。联合移栽机不仅提高了工效,而且提高了秸秆切碎、土壤加工的能力,在水稻收获后的稻茬田上直接进行移栽,耕整地与移栽一次完成,即耕即栽,土壤 含水率15%-35%,利用高含水率抢墒移栽,一般不需要浇水即可活棵,实现了秸秆全量还田、高含水田间条件下的高效高质量移栽,对田间条件适应性极强。

  (3)移栽产量高。毯状苗移栽油菜因为苗龄30天以上,弥补了因茬口推迟所造成的生育期的不足,带土移栽易活棵、缓苗期短,移栽密度达到10000株/亩,具备很好的高产的条件,多地试验结果表明毯状苗移栽比同期迟播油菜增产30%以上。

  (4)综合经济效益好。

  移栽机折旧成本、耗油成本、操作人员人工成本合计约50元/亩,育苗材料及管理成本70元/亩,两项合计120元/亩。与机械直播相比育苗材料及管理成本70元/亩,减掉节省用种成本25元/亩,实际增加育苗成本45元/亩,增加田间作业成本10元/亩,合计增加成本55元/亩。按照比同期直播油菜产量130公斤/亩,增产30%计,增加39公斤/亩,折算195元/亩,减掉增加的成本,每亩净增效益140元/亩。与人工移栽相比,产量持平,节省用工成本200元/亩。由此可见,该技术综合经济效益较好。

  三、现有油菜移栽机经济可行性分析

  保证食用油供给安全是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在四大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花生、油葵)中,油菜是 不与粮食作物争地的。保粮食安全是 大事,是国之大者,习总书记说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因此牺牲粮食扩大油料是不可行的。据测算把每年9000万吨的进口大豆以资产替代,需要增加7-8亿亩耕地,现在耕地逐年减少,根本没有增加的途径。利用冬闲田发展油菜,不与粮食争地,可以做到粮油兼丰,油菜又是养地作物,种油菜比休耕更加有利于培肥地力,并具有菜用、饲用、蜜用、花用和肥用等多元化利用独特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初步测算市场需求量16万台。

  该技术为开发利用冬闲田,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增加油菜单产和总产提供了新的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和装备支撑,将6400万亩冬闲田发展为冬油菜,将油菜籽总产增加1000万吨,增幅80%以上,届时可将我国食用油自给率由现在的31%提高到近40%,对提升我国食用油自给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该技术不影响水稻生产,实现粮油兼丰,周年高产高效。利用冬闲田发展冬油菜,比休耕更加有利于培肥地力,并可结合菜用、饲用、蜜用、花用和肥用等多元化利用独特优势,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青菜、芹菜、韭菜、芥菜等蔬菜的移栽,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四、油菜移栽机大规模推广应用需采取的措施

  由于我国油菜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虽然油菜毯状苗高效移栽技术作业效率高、综合经济效益好,但由于增加了育苗过程和育苗成本,农民还是会感到麻烦,而且增加的效益(140元/亩)与从事其他行业打工赚钱相比仍是微不足道的,不能引起农民的兴趣。因此, 应该从增加食用植物油供给能力的战略高度出发,扶持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议出台育苗补贴和移栽作业补贴政策,提高农民利用冬闲田发展油菜的积极性。

上一篇:油菜毯状苗育苗技术流程
下一篇:水稻工厂化育秧
  • Copyright 2023 江苏云马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备案号:苏ICP备10103633号
  • 技术支持:盐城市思科网络工程有限公司